自闭症干预

自闭症孩子自我刺激行为的干预方法参考

  • 2018-08-14 17:21
  • 点击:

常常听家长抱怨说自闭症孩子怎么老是来回晃、不停地拍手、摇摆、转圈,该怎么办啊?殊不知这正是自闭症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是常常发生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一种重复性刻板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该行为的发生主要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常见自我刺激行为
第一种:自我刺激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本体觉都直接相关,而且形式多样,躯体动作是其主要形式。包括摇摆、拍手、旋转、来回奔跑、不停地晃动手指、长时间盯着旋转的车轮、注视手部、长时间凝视发光旋转的物体。
第二种:自我刺激是利用物体进行感官刺激。比如反复拍打纸张、旋转物体、转车轮、在指间绕线等。
第三种:自我刺激行为是仪式化行为和强迫行为,比如排列物体、握持物体、穿相同的衣服、走相同的路线、反复谈论某一话题、坚决不让物体移动等。
注意!自我刺激行为不能彻底消除的原因正是因为它可以自己给自己提供强化物
其实,正常自闭症孩子身上也存在着自我刺激,但是往往表现隐蔽,而且他们有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常常不会对他们的学习与健康产生影响。而自闭症自闭症孩子缺乏服从指令,自然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他们的感官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这种自我刺激行为常常会严重影响自闭症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和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从而也严重干扰了自闭症孩子的学习,有的还严重影响了自闭症孩子的健康,而且让自闭症孩子看起来行为怪异,易受歧视,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闭症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阻挡:当自闭症孩子进行自我刺激时,我们可以立马阻止行为的继续,来尽量减少行为受到强化的时间、频率和强度,同时可以给自闭症孩子其他感兴趣的事做来转移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当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恰当行为时要对他适当强化,恰当行为持续的时间越长,强化力度越大。
截断:即采取一定措施,使得某特定行为发生时自身不再接收到该种特定刺激。比如自闭症孩子黏腻的感觉而玩口水,那么我们可以给自闭症孩子带上手套,这样自闭症孩子就感觉不到那种刺激了。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局限,只有在明确自我刺激的刺激原因时才有可能使用,而且大部分截断方法会对肢体有限制,所以并不常用。
替代:我们可以挖掘能产生类似刺激的适当活动来满足自闭症孩子的刺激需求。比如自闭症孩子喜欢看光线的变化,可以给自闭症孩子看万花筒或玩有丰富视觉变化的电脑游戏。自闭症孩子喜欢黏腻的感觉,可以给自闭症孩子玩肥皂水或者橡皮泥。自闭症孩子总是固执地排列物体,可以打断他引导自闭症孩子用这些物体搭建房子或者摆成其他有趣的图案。每次引导成功立即表扬奖励自闭症孩子,强化他的行为。
不兼容:在自闭症孩子出现一些自我刺激的行为时如不停的搓手,此时家长只需要让自闭症孩子从事一些需要利用到双手的活动,这样自闭症孩子便不能从事搓手的行为,此时两个行为产生一种不兼容性。
增强认知:认知因素在行为的习得和改变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增强儿童对自我不良行为的认知有利于改变其不良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帮助自闭症孩子提高认知,建立自我管理能力,然后才能让自闭症孩子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自我刺激。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自闭症孩子认识到行为发生的能力;二是提高自闭症孩子在行为发生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当自闭症孩子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家长或老师及时对其说“不可以这样做”,让自闭症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从而减少自我刺激的产生。
但是这种方法对自闭症孩子的认知和控制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需要自闭症孩子有主动的意识和动力去停止,所以适合认知年龄大一点的自闭症孩子。
加强体育锻炼: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有效减少自我刺激行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他们的感官刺激,从而减少他们为寻求感官刺激而产生的自我刺激行为。所以平时家长可引导自闭症孩子多参加一些体适能活动,比如踢球啊,跑步啊,尽量让自闭症孩子动起来!
总之,减少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是一个很重要但也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在干预之前要弄清自闭症孩子行为发生的原因和目的,不要盲目干预,以免自闭症孩子产生新的问题行为。对于这些常用的干预方法,家长朋友们理解了吗?

上一篇:让自闭症儿童顺利沟通的五个方法参考

下一篇:面对自闭症,父母们该怎么做?